如果有准备参加2014年考试的同学来问我 “问鼎鸿儒王利萍老师的辅导班怎样啊?”我只能试着小结一下,在跟随王老师学习的9个月中 (2012年9月-2013年5月),我个人最深的3点体会。 ·专注与投入 身为在职人员,求学和备考的过程中很大的一个困扰就是,感到自己很难为学习持续专注地投入精力。说直白点儿,即使在客观上还算有一些时间精力的时候,主观上也总觉得“念不进去书”。脱离校园环境多年,在应对千头万绪又急需呈现结果的工作情境的过程中,很容易不知不觉就形成急功近利、图快不图好的恶习。 而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必须扎扎实实专注其中、持续投入才能看到成效的。 我们报班,不能指望用老师付出的时间精力直接“置换”自己必须付出的那些时间精力。辅导是帮我们少走弯路和避开沟坎的,而不是让我们轻轻松松搭个便车。那些需要去跋涉的路程还得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走。 在我看来,“专注与投入”这方面,实质上对我们起到督导作用的,并不是每日短信或定期考核掌握水平。那些东西本身不存在强制约束力,如果你想偷懒,自有各种办法去忽略或蒙混过关。关键在于,王老师在组织和实施这些督导形式的过程中,她自身一丝不苟与持之以恒的态度形成了一个以身作则的榜样。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很难单纯因为说教而改善自身行为。但当有一个活生生的、专注投入某事的榜样在身边,一直让你感受到、意识到她的存在,你自然而然就会受到感染和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很难不被影响。 老师非常负责。我们更该对自己负责。 ·找到最佳学习方法的方法 备考期间,有次重回心理所插班补听某课以加强理解。当时那个班上有人接触到了王老师,但不打算跟随接受辅导,只想千方百计把复习资料弄到手。不知那些人最终有没有弄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反正我是觉得挺难理解的——作为经历过多年高等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成年人,对于过程→结果、内容→形式的逻辑关系和孰轻孰重都毫无概念么? 上过辅导班的同学,从头到尾,不断从王老师那边获得历年出题规律分析,各科复习备考策略技巧,和萃取了内容和呈现方式优化了的各种知识结构网络图。说实话,时不时会产生大量重要信息扑面而来、自己却无法及时消化的压力。但后来我逐渐意识到,那些东西不是拿来“直接背”的。王老师是以那些有形的物质材料,提醒我们并向我们证实:做一件事情,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规律是可以摸索出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做事方法的。 王老师向我们传授的是如何提炼出精华的思路和步骤,并呈现出了比较成熟和系统的精华成果。但毕竟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能力优势倾向不同,信息加工风格不同,并不是所有现成的精华我们都能拿来就用。我们自己也应该做一些个性化的探索。 譬如,对大多数人而言,关键词提炼和表格整理都是非常有效的记忆策略。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发现关键词不如有细节描述的整段话好记、整齐的表格不如形状不规则的树形图好记,那我就用对自己更有效的策略。辅导班上还有个艺术专业的同学令人印象深刻:她在纸上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 花瓣、枝叶,就能帮她梳理回忆结构化的知识点内容!(而我们其他人完全看不懂她那张纸。) 有这种情况存在,并不意味着王老师的辅导或她提供的资料的价值降低了——恰恰是因为她先呈现和证明了多种有效的策略,才启发我们有意识、有方法地去探索和确认了哪些是对自己最有效的策略。 具体的知识,很可能从5月下旬答完卷子的那一秒起就开始贬值了。但是,“找到最佳学习方法的方法”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的,而省时高效的学习策略和事倍功半的学习方法正是问鼎鸿儒王利萍老师最大的特色! ·伙伴与氛围 即使本身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即使在复习备考上得到了悉心的专业指导,但要系统消化吸收记忆7门课程的要点,必然会觉得艰苦和枯燥。整个过程中个人的努力状态也很难是持续稳定的,即使明明有一个日渐迫近的考期在哪里,依然会有偷懒松懈的时候。 王老师一直鼓励我们这些同学彼此间交流互动,并为此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在辅导班里形成了一种携手共进的“气场”。 譬如:分区域编成学习小组互相督促;课堂上交流分享学习经验;长假期间组织我们以共同寻找、探讨答案的方式集中做题等。使大家在学习、工作、生活相交织的重重压力中,感到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身边有这么一小群人,大家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有着对彼此所承受压力的理解。而且,每当自己松懈下来的时候,会有坚持不懈的榜样令人自感惭愧而迎头赶上;每当对理解或记忆某个知识点产生难以克服的障碍时,会有同伴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启发我从崭新的视角打开新的学习思路。 (责任编辑:问鼎鸿儒王鸿儒) |